随着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、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,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增加,引起全球气候变暖。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挑战,力争在本世纪中期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共同的使命。实现碳中和的路径是什么?实现碳中和的技术突破方向是什么?如何监测和计量碳排放?本文汇聚来自8个国家、52个单位的58位学者(8位院士),系统评述了碳中和技术及前景,为全球实现碳中和提供支撑。
1. 可再生能源技术
Technologies for renewable energy
对标碳中和,实现一次能源有序减量替代,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。可再生能源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,不仅需要太阳能、风能、地热能、海洋能等,更需要储能技术的配合,形成真正的新能源体系。核能与氢能具有清洁低碳、绿色环保等优点,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;生物质能也是实现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。本文总结了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中的关键核心技术,以及这些关键核心技术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影响,同时对这些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(图2)。
图2 可再生能源技术
2. 增强全球生态系统碳汇技术
Technologies for enhancing C sink in global ecosystems
为实现全球生态系统碳中和,迫切需要减少农业食物源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生物圈的碳固持量(图3)。选育优良作物和家畜品种,农田精准灌溉、施肥与土壤增碳,优化家畜饲养和粪便管理,变革基于土地利用的动植食物生产等措施,以减少农业食物源温室气体排放;实施可持续管理森林草地生态系统,增强岩石风化作用和采用生物炭技术等措施提高陆地生态碳汇;通过保护滨海湿地与海洋生态系统,实施可持续海水养殖、人工涌升流和陆海一体化战略,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。
图3 全球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流通量、减排和吸收策略
3. 解决全球废弃物碳足迹问题
Tackling the C footprint of global waste
作为减少全球废弃物碳足迹的有效策略,将固体废弃物转化为生物炭,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,实现碳封存,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。大量有机废弃物,如植物残体、牲畜粪便、厨余垃圾、工业生物垃圾、动物尸体等,都可制备生物炭。生物质炭可用于土壤改良、环境修复、化学品生产、建筑材料和饲料配方(图4)。
图4 零废弃生物炭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碳中和工具
4. 碳捕集、利用和储存的技术
Technologies for C capture, utilization, and storage
CCUS是捕集、利用和储存CO2的技术,对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。CCUS需要技术创新以实现低成本和近零能耗捕集,同时实现碳封存与地下资源开采协同和风险管理技术。未来的突破方向:化学链燃烧、多联产、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互补捕集CO2等技术。CO2转化为燃料或者化工品也是碳减排的重要途径(图5)。
图5 工业体系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发展的路线图
5. 卫星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技术
C neutrality based on satellite observations and digital earth
卫星对地观测和数字地球技术是空天地一体监测碳循环的重要手段,能为碳中和研究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基础观测数据和分析工具。碳卫星、多光谱卫星为监测温室气体浓度提供数据支撑;数字地球技术综合全球植被、大气、气候数据,为自然生态系统碳收支提供时空分析与可视化展示。
总结与展望 | Conclusions & perspectives
世界正朝着碳中和迈进,未来需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,实现一次能源有序减量替代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;统筹生态系统保护和固碳功能,推进基于土地利用与食物生产变革,提高陆海一体生态碳汇;优化生物炭生产和生命周期过程,制定标准推进低碳产业发展;利用多联产技术、化学链燃烧技术、化石燃料与可再生能源互补技术,解决CCUS技术推广高能耗高成本障碍;发展新型卫星,全面监测温室气体排放和陆海碳汇,星地协同增强碳收支核算能力。全球须通力合作、技术共享,以早日实现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。
免责声明: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,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观点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
附件资料
1
收藏
提交评论
相关内容